6月24日数字经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资讯汇总
来源:天府财讯,成都链向科技有限公司1.专家聚首 “数字经济与未来发展 国际高峰论坛”
由中国科协、市政府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云上“数字经济与未来发展国际高峰论坛”, 将于6月24日上午召开。来自英国皇家工程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挪威科学院、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国内的9位院士、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莅临会议并做主题报告,畅谈数字经济发展未来。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数字经济与未来发展”,国内外嘉宾将就《未来网络与数字经济发展》《欧洲的数字经济:现状、战略发展和全球互联》《基于区块链重新设计互联网服务》《工业智能和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区块链在交易场所的应用与革新》《基于数字经济新模态的新贫困问题解决路径》等作专题报告,并发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报告》,与大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论坛还将进行现场互动交流。
2.法制日报:反垄断法重构的理论基础:数字经济基本法律关系的形成
数字经济平台成为新的法律主体。传统工业经济以“生产大爆炸”为根本,数字经济以“交易大爆炸”为核心。聚合了各类交易主体和交易行为的数字经济平台成为新型法律主体,其融合企业和市场功能、兼具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甚至政府等一定的公共属性,对国民经济起到支撑性稳定性作用的系统重要性新型基础设施。
在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进行平台反垄断规制过程中,不宜对技术生搬硬套,应在制度上加以通盘考虑,需打破传统的监管路径依赖,采取“以链治链”,“法链”(RegChain),借助区块链技术来进行监管。监管机构通过实时透明的共享账簿能够在结果恶化之前识别并予以回应,甚至可以将合规机制直接内嵌于区块链系统中,通过代码实现监管要求的执行。因此,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既能解决潜在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问题,又能够充分考虑新兴技术独特性的反垄断监管新范式。
3.微软:区块链可帮助实现巴黎协议的碳排放目标
科技巨头微软以及德国和丹麦的大学周一发布了一篇论文,概述了区块链技术在建立国际碳信用市场中的潜在益处。该论文题为“《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的区块链应用-决策框架和架构”,专门研究了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对《巴黎协定》第6.2条中提到的碳市场机制的适用性。据悉,第6.2条旨在为国际排放权交易计划提供一种会计框架,是一种市场激励机制,旨在以一种不太集中的合作形式减少向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4.光明日报:让数字经济深植发展的肌理血脉
5G数据监控精准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多模块液晶大屏实时显示产线产能,App播报随时随地制定生产决策,AGV小车实现智能化物料配送……
宁波云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打造的宁波首家数字经济领域5G智慧工厂,“武装”了过程质量控制、物流仓储AGV搬运、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视觉检测等四类5G应用,可实现产品从原料到出库发货日期的全流程管控。
当“沉睡”的制造数据被“唤醒”,原本传统的工厂、车间变“聪明”了。公司董事长卢旭彬算了一笔“经济账”,通过引入5G技术引擎,工厂的人工成本将节约17.3%,工具耗材成本节约21%,生产效率提升23.8%。
5G智慧工厂,正是浙江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万物皆数——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的预言,变数字为生产力,正在浙江大地上变成鲜活现实。数字经济,已深深植入浙江经济的肌理血脉中,成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5.区块链行业:四探央行数字货币 第三方支付产业新变量
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这是人民银行行长对央行数字货币(DCEP)试点动态的首次确认。
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或将重写支付产业链分润规则。我们认为,在前期,DCEP 更多地是自上而下推动,也可以“自下而上”地改变当前支付产业链的分润规则,来让头部互联网机构、银行、清算机构、收单机构有动力推进。我们认为,相较于现金,DCEP 很难让商户感到结算速度更快(实物现金实时结算)、结算费率更低(收现金无需被扣支付服务费),但相较于其他电子支付方式,DCEP 可从用户处发力,例如,与税务部门联合推出“使用 DCEP支付的交易免税”等方式激励用户使用。(来源:国盛证券)
6.重庆日报:重庆启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重庆日报消息,《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获批复同意,于近日印发。重庆市成为全国首个启动实施的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方案》明确提出,重庆将用3年左右时间,围绕制约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大力开展改革创新、试点试验。力争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达到万亿级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根据《方案》,重庆建设试验区,将加快数据、人才、金融等领域制度创新,激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内生动力,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并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坚持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推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为此,重庆将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100+500+5000”数字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即培育100家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带动效应显著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500家前沿领域高成长创新企业,5000家“专特精尖”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
此外,重庆要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其中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软件及信息服务、网络安全、数字文创、智能建造、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凸显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
7.中国吉林网:长春市开展“预付贷”及汽车供应链金融服务对接活动
6月23日,长春市“预付贷”及汽车供应链金融服务对接活动在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扶持作用,推动长春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汽车城快速发展。该活动是长春市“金融服务月”活动中“供应链金融强产业”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对汽车产业的支持作用,对全市紧紧围绕汽车产业促进经济企稳回升、保障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具有重要意义。
8.新华日报:数字经济时代,何种人才更抢手
过去这些年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郭继军介绍,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0%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德国等,中国的平均数字是34.8%。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56%以上,在某种意义上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么大规模的数字经济,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尤其是最近疫情的发展更快速推动了数字化转型,同时更加召唤数字人才。”
郭继军认为,数字经济跟过去的信息化经济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举了一个小例子,目前大家熟悉的健康码,呈现在手机中的也许只是单一的页面,但背后藏着海量的数据。对数字有感知能力的人才,正是考虑到疫情期间的使用需求,综合利用云端数据,厘清数据逻辑,才推动政府治理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顺利运行。“数字经济化时代,要求人才能通过数字的牵引,将管理、业务和技术统合在一起,而不单单是管理做宽或技术做深。”
智联招聘CEO郭盛认为,经济转型改变了对人才的定义,既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强、具备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又要熟悉行业的业务模式及流程,能够“跨界”而行。
数字化的背后是创新驱动,是对创新能力的呼唤。“未来的教育人应更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人文情怀。”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认为,技术研发一定要从人性需求的本身出发,深刻洞察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大的研发技术团队中,团队领袖往往不是技术人员,而是了解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人才。追求卓越,就要对人类的需求多一点敏感、愿意增加一点服务。”
9.区块链存取证技术辨别真假“大白兔”
新潮的“区块链”你必定不陌生,童年的大白兔奶糖你也一定吃过。但你很难明白这跨界的一“新”一“旧”,如何联系到一起。
6月1日,湖南省首例区块链存取证案件在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开庭,得益于区块链存取证技术,大白兔奶糖胜诉了这场商标权侵权纠纷案。
“本案是湖南法院首例区块链存取证案件。”主审法官彭星说,区块链存取证技术通过技术的精巧组合,资源的对等与平均分配,程序的严密与完整性,规范了介入区块链的成员行为,确保区块链方式提取与存储的电子数据的真实性,给司法实务界一种全新的证据存取证的方式。
“区块链存取证实质就是以科技手段保障证据的真实性,进而确保司法公平。”本案经主审法官批准原告的证据保全申请后,法院委托北京市方正公证处通过“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区块链公证取证平台”进行了电子证据保全取证,并就所形成的证据上链存证校验。
据了解,区块链存取证技术就是借助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集成应用的区块链,确保证据传输过程安全、所存取证据不可篡改。
10.能源区块链研究 区块链重塑供应链
虽然数字化早已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大多数业务领域仍然在筒仓中运作,造成账目差异,后期还需继续调整。
世界各地的生产公司都共同面临着客户的要求——提高透明度。以消费者和税务工作人员这两个关键群体为例(这两个群体对于食品安全尤为关注)。
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商丹麦皇冠的案列很好的说明了区块链在供应链的独特价值。该生产商的目标是开发中国市场。为此,他们想了解到底哪些因素可以驱动消费者购买肉类。
作为第一步,丹麦皇冠进行了一项消费者研究,通过此研究他们发现能够以数字方式向消费者保证其产品的安全和来源的生产商得到了更多的消费者品牌感知。
考虑到这一点,丹麦皇冠与咨询伙伴进行合作,实行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系统,该系统允许终端消费者通过微信扫描肉类包装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该解决方案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产品级别的食品安全信息概述,以解决肉类相关的中国消费者的关切。
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丹麦皇冠开发了一种解决方案,以更好的方式向中国消费者提供透明、可追踪的信息,并展示其产品真实性和质量。这为他们拓展其他业务领域奠定了基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Copyright © 中融天下商业保理有限公司